“票根经济”近来备受关注,这种模式通过一张小小的票根,串联起多种消费场景,形成“1+1>2”的效应。例如,拿着剧票去观展、凭车票享景点优惠、用球赛门票住店有折扣等。多地围绕自身文旅资源,推出联合票券、折扣套餐、满减优惠等服务产品,推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。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小小票根显现了撬动消费的巨大能量。
刚刚结束的“五一”假期,文旅市场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。从多个旅游平台发布的订单数据看,文旅市场热度创近三年新高。文旅市场爆火有多方面原因,其中之一是运营模式和服务场景的创新激活了消费。
以北京游客到廊坊打卡“只有红楼梦·戏剧幻城”为例,由于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今年推出“购票赠票”,游客不仅获赠一张价值40元的丝路中心艺术畅游票,还能凭门票在就餐、住宿、观影、免费停车等方面享受优惠,这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假期之旅,还显著节省了旅游成本。
河南洛阳也推出了“票根+”活动,乘列车抵达当地的游客,凭购票凭证可享受应天门、明堂天堂、九州池等多个景区门票半价优惠。云南玉溪则推出了一张球票附赠多种优惠活动,包括住酒店折扣、餐饮优惠和景区免门票等。这些举措使游客从单次消费变为多元消费、连续消费,因为票根将多种消费场景串联起来。
“票根经济”爆火的原因在于各地改变了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面。在单一的消费场景中,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文体消费,人们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不低。多地今年以票根为切入点,探索推动文体商旅等融合发展,降低了消费综合成本,激活了游客的消费意愿。
在我国多措并举扩消费背景下,“票根经济”带来多重启示。首先,消费创新无止境,进一步扩大消费的关键在于创新,只有通过创新不断给消费者带来实惠,才能激发消费者的深度消费和多元消费意愿。其次,各行业融合发展是趋势,分散的经营模式会推高经营成本,而通过票根等工具把分散的经营场景融合起来,可以起到引流作用,商家能在薄利多销中获利。最后,横向和纵向融合都有潜力,目前主要发生在部分城市,未来或许可以实现跨越地区乃至省份的纵向融合。确保“票根经济”持续火爆,除了价格优惠外,还需要注重服务质量和权益保障。